报考强基计划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2-09-26

自 2020 年起,在 36 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开展“强基计划”试点招生。“强基计划”一出台就引发了广泛关注,想必考生和家长会对新政有一些疑惑:“强基计划”是什么?适合哪些同学报考?报考强基计划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高考“强基计划”逆袭“双一流大学”可行吗?怎样去选大学,怎样去选择合适的专业,对于一些低年级的同学,尤其是高一高二的同学,怎样高效地去备考?

备战高考“强基计划”,有三个“坑”千万不能碰!

备战高考“强基计划”的第一个“坑”:很多同学不太清楚自己的实力,盲目报考大学。

目前高考强基计划是限报一所院校的,这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意味着很多考生和家长都要把鸡蛋都要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怎么样去找到这个篮子是非常关键的。

如果我们能够顺利地被目标高校所录取,那当然是皆大欢喜,但是一旦选错,我们就等于错失了一次非常宝贵的机会!所以,我们也是建议考生和家长,在择校之前要仔细考察自己的创新实力,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学校,这样子才会比较保险。

对于有些同学,它可以作为一个冲击的志愿,要是能冲上去的话,当然是非常好的。如果没有成功,高考时还有机会。不过我们这边给大家的建议,最好就是选择一所比较稳妥的学校,在符合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的学校里去选择,这样子也不至于错失一次宝贵的机会。

当然,这个前提是大家非常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特长、个人的兴趣。后面将会统一给大家讲怎么样去选择大学、怎么样去选择专业比较稳妥。

备战高考“强基计划”的第二个“坑”:缺乏全局意识,仓促应战强基计划考试。

强基计划的备考周期非常长,有些同学之前可能没有打持久战的一些心理准备。所以,在这边建议大家一定要有相应的心理准备!不管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还是将它视为重要的出路,家长和考生都要有相应的心理准备。

因为目前从报名到最终录取,这之间至少有三个月,2020 年 5 月份开始报名到最终 8 月份录取,大概是三个月的时间。而后面还涉及到一系列其他的工作,这些都需要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

当然这边还有一个“坑”,有些家长和考生没有完全仔细的去了解高校的相应招生简章中的招生规定。

比如说今年武汉大学就有明确规定,武汉大学的体育测试考试中的中长跑要达到他们规定的标准才能被录取。要是我们没法达到这样的标准,就不要去报,因为体测不合格是不会被录取的。

武汉大学有明确的要求,只要有一项测试不合格,即失去参加综合能力测试的资格。其实很多的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都有相应的细则,大家一定要非常仔细地去考虑、非常仔细地去研究相应的报考规则,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够不至于在后续测试的时候,因为一些硬件的标准达不到,而丧失了每个人只有一次的宝贵的报考机会。所以这个“坑”,大家一定要避免。

有些学校的分数构成是 85% 的高考成绩加上 15% 的考核成绩,但是有些学校是要求 90% 的高考成绩的,例如南开大学,考核只占 10%。对于一些有竞赛得奖的考生来说,若是高考成绩拖了后腿,即使全国竞赛拿到了二等奖及以上,最后的录取环节也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

所以大家一定要去研究高校相应的招生简章规定,不要按照之前的那些高考自主招生的标准去评判,那样会非常不利。当然,我们也建议参与过自主招生计划的家长和考生,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因为 2020 年是强基计划实行的第 1 年,很多高校的录取规则也比较新,与自主招生计划的录取原则可能大相径庭,所以一旦入围,在校测这个阶段,考生一定要在短时间之内补充大量的专业知识和面试的技巧,好好的去准备高校考核。

反之,要是不能入围校考的话,那在高校公布复试名单之后,就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志愿填报工作。总之,一定要好好的去把握,因为这个关键点时间非常短,没有好好规划就容易慌乱,从而导致一些不好的后果。

备战高考“强基计划”的第三个“坑”:盲目自信,没有提前规划好高考志愿填报工作。

由于被正式录取的考生将不再参加所在省市后续的高考志愿录取的这些工作,而没有录取的,就可以参加后续各个批次的高考志愿填报。

所以,这里面也有一个“坑”,从高考结束到“强基计划”开始之前,中间只有 20 多天的时间,对于很多家长和考生,要是没有比较好的去规划高考志愿填报,把重心都扑在了“强基计划”上面,这样如果发生了“滑档”,代价就非常大,会出现高分低就的情况。

而有些孩子因为去不了自己心仪的名校,就随便选择一个学校或者专业,这样很有可能浪费接下来 4 年的时间,耽误了自己的一辈子的发展。这样是非常糟糕的!所以我们建议大家考完之后一定要自己估分。并且,若不能入围,就要好好准备接下来的高考志愿填报工作,走正常的提前批或者是本科一批招生考试的这种录取。

但是如果能够入围强基计划考核的话,需要准备的东西就非常多。除了要准备高校考核(包括笔试、面试),还要准备体测。所以在考完的 20 天之内,在准备各种测试的同时,也要准备高考志愿填报。要规划十几个志愿,准备起来难度会比较大。

所以大家要有相应的心理准备,最好就是家长能够抓紧时间提前联系一些专业的人员,做好相应的志愿规划。当然家长自己也要去做相应的研究,把志愿规划里面的“坑”避开,才能够有效的把握这种高考强基计划所带来的一些不好的后果。